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教育考试 > 正文

    关于我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建议

    信息发布者:大河上下
    2017-08-26 22:22:19    回复:0    点赞:1

    关于我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建议


    张德轩


    近几年,我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认真推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经过调研走访,仍然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现状和问题

    (一)农村“麻雀小学”现象严重。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省农村教育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一方面农村人口外迁、生源减少,催生了“麻雀小学”;另一方面市、县城区学校建设滞后,大班额现象严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如西部某山区县28处教学点因无学生停办,1人1校教学点已达109处,58处教学点已无学生;具有100多万人口的东部平原大县,小学307所,100人以下的120所、50人以下的52所。这些“麻雀小学”大量占用了教师编制,不到1个教师编制的学生,往往有几个十几个教师任教,有的地方生均成本已达年10万多元。坚守在“麻雀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和农村扶贫攻坚困难户子女,这些孩子没有学过英语,不会唱歌、打球,没有机会学习计算机知识,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二)农村教育投入的效果不太理想。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过去是学校破旧人气旺,现在是盖起楼房没有人,更换的新课桌凳和电教设备因为学生不断减少而闲置。投入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少,投入不足与资金浪费并存。我们在豫西南地区甚至发现不少投入几十万元的教学楼刚一竣工就没有学生。如豫南某市992个教学点,每个教学点都不到30人,上千幢教学楼闲置;西部某县50多幢教学楼基本闲置;东部某乡初中3200人规模剩下不到300人,100多亩土地、上万平方米校舍几近闲置。所谓的公办寄宿制学校,冬不能取暖,夏不能防暑,没有开水供应,一个宿舍挤进十几个孩子,家长满意度不高。现在看来,全面“改薄”在一些区域或地方不切合当地实际,将每个学校都建成标准化,既不客观也不现实,难度太大、成本太高。

    (三)农村有膳食服务的民办学校大受欢迎。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力涌入城镇就业,我省农村出现了留守老人照顾留守儿童的现象,而且随着留守老人年龄的增长,照顾孩子愈感力不从心,他们盼望着教学质量高、生活服务优的全寄宿学校的出现。调研组在豫南一带调查发现,我省及江苏、浙江一些企业家与当地政府合作,以民办或民办公助形式举办的全寄宿学校发展迅速,并带来了苏浙一带先进教学理念:一是小班教学,课程开设齐、教学质量高;二是“全封闭式、保姆式管理”,学生一天到晚有人管,晚上睡觉还有老师作伴,家长放心;三是学校的饭菜吃得好、价格能接受,回家还有车接送。不少学校针对留守儿童聘请心理咨询老师,开展音乐、美术、舞蹈、航模等课外活动,留守儿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泌阳县一个农村公办小学自建食堂,每学期收费460元,中午一顿饭,每天还有车接送,学期一开始附近3个小学难以为继。全寄宿的民办学校瞄准了农村公办学校服务不足的空档,适应了农村教育的新形势,解决了留守老人的困难,学生享受“两免一补”,财政拨付生均公用经费,有些地方还派出公办教师,剩下的膳食服务收费没有超出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学校以比较高的教学质量、服务质量取胜于公办寄宿学校。民办寄宿学校增加了教育服务的种类和公众对义务教育服务的选择,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向民办寄宿学校购买优质服务,得到了群众的欢迎。但也有的县区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全部让位于民办,政府在城镇几年不建公办学校,用民办学校削减城镇大班额的做法令人费解。义务教育是由“国家提供”并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对农村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加强研判和应对。

    (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农村小学师资匮乏相当严重,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学科专业教师极度紧缺,小学低年级大多1人包班,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既便如此,乡村小学还要面对优秀教师的流失问题。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困难、工作量大,“厌教”现象十分普遍。全省各地中小学教师编制普遍吃紧,然而教师补充机制却不健全,在编不在岗现象也有存在,不少县区有编不补,依赖全省特岗教师的招录。如豫东某县空编626个,西部某县空编416个。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中小学空编4.3万个,临时聘请代课教师5.63万人,挤占中小学公用经费6亿多元。每月100元的农教补贴难以起到激励和调动青年教师到农村任教的积极性,教师职业得不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跳槽辞职现象在全省乡镇以下学校有增无减。

    二、两点思考

    (一)农村教育质量不高是学生流失的根本原因。据部分乡下教学点老师们反映,学生越少反倒越难教,冷清的课堂让教师授课难以进入状态,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根本用不上,相互竞争的课堂效果出不来。孩子们的天真和热情、个性和特长以及想象力根本启发不出来。这些“麻雀小学”根本无法配备教师开设体、音、美、计算机课程,学校素质教育难以开展,久违的是嘹亮的歌声和琅琅的读书声。老师们说,学生越少,教学质量越差,必然加剧学生的流失,形成恶性循环。2015年,河南省教育统计公报显示,全省小学年招生170万人,高中中专招生100万人,小学到初中流失近70万人。专家们担忧:小学阶段是人生的“粉底霜”,农村教育这样的状况,一个孩子经历3年,人生就无法弥补了,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影响的是这一代人。

    (二)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学生流失的时代背景。农村的孩子到哪里去了?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跟随父母进城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有一部分家长在城里已买了房子,即使是没有买房,越来越多的家庭宁可付出较高的“开销”,也咬牙租房送孩子到城里读书,接受城市的优质教育。将农村小学大量自然消亡归结于教育行政部门,并不客观,也不正确。农村人口减少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及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城镇化进程和农村人口转移才是乡村小学减少的时代背景,富裕了的农民对优质教育的追求、第三代农民工想融入城市才是直接的推手。

    三、对策与建议

    (一)重新制订农村学校的布局规划。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到2020年将超过50%,全国将超过60%,表面上我省农村还有6000多万户籍人口,但实际上常住人口不到4000万人。为此,建议将全省1300多万中小学生的总数按照县城以上承载50%~60%(初中学生的70%)、乡镇承载30%、农村承载20%的思路重新进行规划建设,且在“十三五”完成这一规划编制。建议将乡、村两级“6+3”办学模式,即小学6年在村、初中3年在乡,改为“3+6”模式,即小学3年在村、小学高年级及初中6年在乡,农村小学改成教学点,腾出来的校舍全部改建成公办幼儿园和行政村级公用设施。要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避免盲目撤并。

    (二)在县城以上大量建设中小学。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议把中小学校建设作为河南百城提质扩容提高人口承载力的巨大抓手,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推动力量去抓。驻马店市平舆县有中小学生近13万人,已有7.5万人在县城就读,推动了县城规模的迅速扩张。各地要以社区为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城镇公办中小学,大量增加学位的有效供给,敞开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取消任何限制,确保每个县城承载其中小学生总数50%~60%奋斗目标的实现,让大量的孩子在县城以上接受优质教育。

    (三)乡级建设寄宿制学校。消亡与重生不应再犹豫,“撒胡椒面”不如精准发力,必须握紧拳头,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建议将乡镇直属初中小学及少数的农村300人大校按标准化全部建成寄宿制学校,配齐教师及生活服务人员,开全课程,配足各种教学设备,全省实施的营养餐改善计划在乡镇以下全部改成免费“午餐工程”,取消加餐。学校这个大家庭能得到老师父母般的关爱,寄宿制学校是留守儿童爱的家园和亲情的乐园,让孩子们吃到好的饭菜,学到扎实知识,得到亲情照顾,使其健康成长,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唯一出路。

    (四)提供免费膳食服务推动布局调整。农村小学点多、面广、撤不了、办不好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谁来为布局调整买单。据估算,到2020年,全省1300多万中小学生中大约有500万在乡镇以下学校就读,其中200万人在行政村学校就读,这些孩子基本上是农村留守儿童和扶贫攻坚困难户的子女。省政府对中小学生已经投入了学生营养餐计划、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上千亿元。这500万乡镇以下学生每天10元,每年200天,只需100亿元即可提供免费膳食服务,在整个教育投入中占比不高,财政资金经过整合是可以承受的。从未来社会发展形态看,从扶贫攻坚的实际看,财政发挥兜底作用,向农村为数不多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膳食服务,由政府逐步将他们的生活“养”起来,实现真正意义的“义务教育”,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且兄弟省区已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五)切实提高农村青年教师的待遇。一是省政府要加大特岗教师招聘力度,各市、县区大量招聘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教师队伍。二是针对小规模乡村学校,要培养全科教师,推广复式教学。三是提高待遇,青年教师到乡镇以下工作取消见习期,提高乡镇教师工作补贴标准,职称晋升倾斜基层,建立教师荣誉制度,并采取更加优惠灵活政策吸引大学生选择教师职业;四是将全省公共保障房的政策延伸到乡镇,为乡镇干部、教师、医生和农业技术人员解决工作用房,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并且全部建在乡镇政府所在地。让青年教师在乡镇具有满足感与获得感,青年教师才能招得来、教得好、留得住。

    (作者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网友评论
    声明 本文由乡镇港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乡镇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乡镇港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